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过程吸热,例如:洗完澡后液态小水珠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过程。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过程放热,例如: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啤酒瓶上出现小水珠,就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

在中考物理中,经常考查两种汽化的现象——蒸发与沸腾。首先是蒸发,蒸发是一种比较缓慢的汽化现象,它发生在液体表面,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空气的接触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有关。例如:例如同样一碗水,你把它撒开之后由于与空气接触面积变大所以蒸发的比较快;夏天由于温度较高,衣服会比冬天干的快;洗过头之后,用吹风机吹过之后,加快了空气流速,头发很快就干了。

而沸腾是一种比较剧烈的汽化现象,它发生在液体的内部与表面,要想使液体沸腾达到沸点并且持续吸热。例如水的沸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只有达到100摄氏度,并且持续吸热水才能沸腾。大家要注意,如果温度不到100摄氏度水就沸腾了,说明当地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在液化中经常考到“白气”,大家需要注意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白气”并不是水蒸气,而是液态小水珠。例如:从冰箱中刚拿出的雪糕会冒白气,它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做饭时打开锅盖时。也会冒白气,那是因为锅里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外界温度相对比较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还有冬天戴着眼镜进教室时,眼镜片上出现的白气,是因为教室高温水蒸气遇到镜片液化成的小水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