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用的都是粗米,成色也不好看,甚至还有点臭米气,吃起来还有点“淡水”。但是只有用这种米,才能煮出好喝的“清水粥”,米是米、米汤是米汤,很分明。
小时候老家没有电饭锅的时候,煮好粥用筛子一筛,淅出米汤后就可以用来当饭,很松而又不粘乎!
但是,这种口感外面的人喜欢的不多,在其他城市也找不到“清水粥”来喝,一方水土一方口味,这也正常。
而每每想起老家清水粥时,就会顺便回忆一下芋客、酸菜、山姜头黄榄等等小菜来,这些在化州可都是鼎鼎大名的喝粥神器。
在老家,还有一种腌菜,也是小编经常想着想着流口水的,就是蒜苗了。
蒜苗,顾名思义就是用蒜叶子腌制而成的。每年的年例过后,家里都会剩一大堆蒜叶子,如果放着不管两三天就会变黄,这时候老妈就会用它来腌蒜苗。
做法也很简单,把蒜苗洗干净晾干,然后切碎,放适量的盐搓均匀,一周过后蒜苗的水都出得差不多了。
然后,找个瓦罐将腌出水的蒜苗装好,每装一层铺点盐,做好密封就可以了,吃的时候再挖出来,捞点花生油,下粥矛得顶。
腌蒜苗最好用的是生盐,腌好的蒜苗千万不能粘到油,不然就会发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