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镜湖区在哪个市哪个省(安徽很神奇的城市——芜湖市5区1县1市概况)

100人浏览   2024-10-08 08:26:19

楔子

芜湖市别称鸠兹、中江,位于北硖山的东南面,黄山、九华山的北面,长江贯穿辖区的中部,裕溪河、青弋江在此注入长江,境内大部分为河网密布的平原地带,其南部纵深直入皖南腹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雨充沛有梅雨季节,是我国的四大米市之一。

芜湖的区位十分重要,北临省会合肥,是合肥由巢湖连通长江黄金水道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皖中地区通往浙江最为便捷的陆上通道所在,距离江苏省会南京也仅一镇之隔。由此成为长三角地区向西延伸的中心区城市,被合肥、南京两大都市圈形成交集之势,如此区位也成就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商业发祥地”的美誉。

芜湖市一带古为山越之地,秦汉时为丹阳郡腹地,南北朝时为京畿重地,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更是通过芜湖连通东西版图的要道,划入江宁府,宋朝时属太平州管辖。到了明清时期,芜湖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先是设立拱卫应天的兵备道,后为长江上的关税税卡,清末称芜关道,商人云集。民国初期发展为全国四大米市之首,有记载称“甲于江左,百物翔集,市声若潮,至夜不休”,解放后不仅设市,也一度成为皖南地区的中心,1973年成为省辖市。下辖5个区(鸠江区、弋江区、镜湖区、湾沚区、繁昌区)1个县(南陵县)代管1个县级市(无为市),总面积6009.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5.6万人,2023年GDP总量4741.07亿元(人均GDP超12万)。

芜湖市还因李白的《望天门山》而闻名,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可以看出芜湖一带的江面十分险要,为了连通长江两岸,芜湖建造了三座长江大桥(另计划第四座长江大桥),不仅进一步提升芜湖的交通枢纽地位,也使得长江两岸深厚的文化交流更为密切。无为一带的庐剧,与皖南腹地的南陵,以及偏江南文化的湾沚区(原芜湖县)实现相汇交融。芜湖是抗日名将戴安澜的故乡,徐勣在此开设黉塘书院,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曾在此地主政一方。

芜湖的文化十分深厚,有明清时期的官巷村,学风深厚的胡湾村,俯望长江的珩琅山,中江塔,赭山,芜湖古城,天井山,丫山等。

鸠江区

芜湖市府驻地,下辖5个街道、4个镇,另有3个开发区,总面积8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6万,2023年GDP总量584.60亿元(不含开发区)。鸠江区位于芜湖市地理上的北部,长江贯穿辖区中部,是芜湖的交通枢纽,裕溪河在此注入长江,境内河网密布,为长江下游平原地貌,鱼类品种分布比较丰富。辖区三面被马鞍山市环绕,与湾沚区、镜湖区、弋江区、繁昌区、无为市、含山县(马鞍山市)、和县(马鞍山市)、当涂县(马鞍山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宁安高铁,商合杭高铁,芜宁铁路、芜铜铁路、淮南铁路、皖赣铁路、皖浙铁路)公路(芜合高速、宁芜高速、巢黄高速、329/347国道)水运(芜湖港:长江上最大的现代化内河煤炭中转港

鸠江区沿用芜湖古称“鸠兹”“长江”之意而得名,是在1990年由裕溪口、四褐山区及郊区拼凑而来的,2006年芜湖县清水镇划入,2011年马鞍山市和县沈巷镇划入,2014年无为县白茆镇划入,2022年驻地由官陡街道迁移至二坝镇。

主要景点:褐山、方特、鸠兹古镇

镜湖区

下辖10个街道,总面积1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8万人,2023年GDP总量864.14亿元。镜湖区位于芜湖市中部、长江东岸,在青弋江一侧有狭长的飞地,多属平原地貌,有镜湖、九莲塘、西洋湖等湖泊分布。与鸠江区、湾沚区、南陵县、弋江区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宁安高铁、皖赣铁路、淮南铁路)公路(宁芜高速、芜湖长江大桥)

镜湖区是芜湖的古城区,早在东吴时期就是芜湖县的治所,解放后为环城区、长街区,1960年合称为镜湖区。2006年新芜区并入,2010年芜湖县方村镇划入,改为方村街道。

主要景点:中江塔(明朝万历年间)广济寺、圣雅阁中学、汀棠公园、周瑜点将台、赭山、镜湖、老租界

弋江区

下辖10个街道、1个镇,总面积5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43.8万,2022年GDP总量557.7亿元。弋江区位于芜湖市地理上的中心、长江东南岸,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白马山、马头山、凤凰山等散落于此,非金属矿产石灰石储量丰富。与鸠江区、镜湖区、南陵县、繁昌区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宁安高铁、合杭高铁、皖赣铁路)公路(宁芜高速、巢黄高速、205/236国道)

2020年三山区、弋江区合并

弋江区因青弋江得名,最早的建制是明朝成化年间,在泗关街设立的木竹商排等关税卡,雍正年间为芜湖关道,清末长江水师提标右营进驻于此。民国初期随着米市的崛起,形成了澛港市镇,鼎盛时期曾有“大大的澛港镇,小小的芜湖城”说法。

解放后设河南区,1968年成立马塘区,1991年芜湖县鲁港乡划入成立“城南新区”,2006年马塘区更名弋江区、芜湖县火龙岗镇划入,2020年三山区、弋江区共同组建新的弋江区,驻地设在中南街道。

主要景点:中医药博物馆

特产和民俗:芜湖大米(曾是“四大米市”之一

湾沚区

下辖5个镇,另设有1个开发区,总面积6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7万人,2023年GDP总量413.7亿元。湾沚区位于芜湖市最东端,介于青山河、青弋江之间的河网地带,多为冲积平原和台地地貌,水资源十分丰富,石灰岩、白云岩等矿产资源丰富。属三市交汇地带,与南陵县、镜湖区、鸠江区、当涂县(马鞍山市)、宣州区(宣城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皖赣铁路)公路(芜合高速、芜雁高速、329国道)机场(芜湖宣州机场4C级)

2020年撤销芜湖县,设立湾沚区

湾沚区原为芜湖县,古名为“鸠兹”,汉武帝时置县,东晋时废县,隋朝时降为当涂属镇,唐末复置芜湖县,北宋时划属太平州。解放后属皖南行署,1953年改属芜湖专区,1971年县治迁湾沚镇,2020年撤县设区以驻地为区名。

主要景点:敏灵观(南唐)、陶辛水韵景区、官巷村、珩琅山

特产和民俗:湾沚山芋、芜湖瓜子、陶辛青虾

繁昌区

下辖6个镇,另设有1个工业园区,总面积5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24.39万人,2023年GDP总量384.49亿元。繁昌区位于芜湖市中段、长江东侧,地势南高北低,低山丘陵地貌为主,黄浒河、峨溪河等贯穿全境,毛竹面积较为广泛,药用植物种类繁多,铁矿石、石灰石储量丰富。与无为市、鸠江区、弋江区、南陵县、义安区(铜陵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宁安高铁、芜铜铁路)公路(宁芜高速、巢黄高速、236国道)

2020年为繁昌区

繁昌区一带古为缪墩文化区域,县置始置于汉武帝时期为春谷县,东吴名将周瑜曾担任过春谷县令,司马睿建立东晋后将南渡而来的襄城郡繁阳镇民众安置于此,定名繁昌。刘宋时期属宣城郡,隋朝时并入当涂县,南唐时复置繁昌县属江宁府,北宋时划入太平州,明朝时因长江水患治所迁往金峨上乡。建国后先是划入池州,后划入芜湖专区,1981年划入宣城,1983年再度划回芜湖市,2020年撤县设区。

主要景点:板子矶镇风塔、马仁奇峰、章家祠堂、繁昌窑遗址

特产和民俗:新港茶干、平铺草鸡

无为市

芜湖代管县级市,下辖20个镇,总面积20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7万人,2023年GDP总量650.09亿元。无为市位于芜湖市的最西端、长江北岸,长江流经此地段时发生较大拐弯,使得铜陵与无为这一地带的航道十分弯曲,辖区三面都有山丘,河道短小但十分密集,形成了平原与低山丘陵交汇的地貌,煤炭和油气、硬石膏的储量较为丰富。属四市交汇地带,与鸠江区、繁昌区、义安区(铜陵市)、郊区(铜陵市)、枞阳县(铜陵市)、庐江县(合肥市)、巢湖市(合肥市)、含山县(马鞍山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合福高铁、庐铜铁路)公路(沪武高速、天天高速、桐商高速、347国道、芜湖长江二桥)

无为市意为无为而治,始置于北宋初年的无为军,管理巢县、庐江二县,宋神宗时置无为县,元明清时期为无为州,清末太平军和清军在这里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城池被淹。解放后划入巢湖专区,2000年属巢湖市,2011年划入芜湖市,2019年成为县级市。

主要景点:米公祠(米芾)、西九华寺、天井山、万年台、竹丝湖、黄金塔、迎山寺

特产和民俗:荸荠、无为板鸭、无为剔墨纱灯、庐剧、无为鱼灯

南陵县

下辖8个镇,总面积1263.7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2022年GDP总量354.9亿元。南陵县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长三角通往黄山、九华山的门户之地。位于芜湖市最南端、青弋江西侧,处在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以低山丘陵和洼地平原地貌为主,铜矿储量十分丰富。属四市交汇地带,与繁昌区、弋江区、镜湖区、湾沚区、宣州区(宣城市)、泾县(宣城市)、青阳县(池州市)、义安区(铜陵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京福高铁)公路(沪渝高速、芜黄高速、205/318国道)

南陵县的弋江镇在西汉时为宣城县治所,南梁时置南陵县,隋朝时划属宣州,唐僖宗拆分部分辖区置义安县,南唐时又拆分部分辖区置繁昌县、铜陵县,南宋时为宁国府治所。解放后划入宣城,1952年芜湖专区,1980年再度划入宣城,1983年划归芜湖市。

主要景点:大工山、鹅岭、承天观、乌霞寺、奎潭湖

特产和民俗:笔山芽尖(片茶)、南陵大米(素有“芜湖米市,南陵粮仓”的美称)、奎湖糯、马头墙黄酒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冬春百科 琼ICP备2024039828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