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卷耳菁菁
恰逢年终考核和绩效打分的敏感时期,今天在办公室里听到了一个新来的同事小A讲述过往公司的经历。
小A之前的公司是一个稳定的单位,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每年的各部门的优秀和良好人员评定和所有人员的绩效打分均是由部门同事共同投票决定。
但是每个人投票的权重是不同的,领导和各组的组长权重较高,可达到6,其他人权重为1。
领导和组长是可以投自己的,这就存在所谓的通过职级便利给自己谋福利的嫌疑。
而且各组人员数量差异较多,大家都倾向于给同组的人员投票。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优秀和良好的人员评定结果常常让人大跌眼镜。
最离奇的是,原本投票选举出来的结果,有个别人员的名额被人替换了。
美其名曰,根据大家综合评定和年度表现最终确定。
原本看似公平和避免追责的投票,经过包装和加工,成为了一种新的一言堂的替换方式。
整个过程和结果,从本质上来说,乃是上位者和规则制定者的一种特权。
这种特权约束别人,却将自己排除自我,完全是利我排他的。
虽然不齿于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负面上位者法则,然而为了追求生活的舒适,加大自己的话语权,正面的上位者仍值得追求。
我们自出生起,所有努力的意义和对抗的本能,无不是在追求成为上位者和规则制定者。
这种追求可以蔓延到家庭教育、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01 亲子教育的抗争
亲子教育历来为无数父母抓耳挠腮,投入巨大的金钱和时间、精力而不得其所。
大家困扰的点在于,我这么爱孩子,倾其所有培养他/她,为什么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导致亲子关系恶化。
这里涉及的关键问题在于,辅导课程的选择、时间的分配甚至专业学校的选定,均是父母这个上位者决定的。
孩子的一切抗争、叛逆和对抗,无不是对于自己处于亲子关系的劣势一方的抗议。
因为上位者就是规则制定者,作为亲子游戏的双方,只约束他/她,而对父母毫无影响。
理解了此,也就找到了缓和亲子关系的症结。
双方互为上位者,让父母偶尔放弃父母的权力,让孩子偶尔享受做主的权力,品尝到成为上位者的快乐,也许家庭生活会和谐很多,亲子教育会简单很多。

02 职场领导的困扰
大家对于90后或者00后普遍的认知是个性化的追求和自由的向往。
这种追求和向往,在职场中于领导的来看,就是不好管,想法太多,不听话。
然而,这种不好管的背后是作为人这种主观能动性的高级动物的特有属性,他们需要在某些时刻成为职场规则的制定者。
这种规则的制定因为掺杂了自我的意愿,将会在遵守层面得到更多的支持。
如果领导一直用行政职级和绩效考核,来强压下属,也必将大失所望,得到负面反馈,毕竟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03 自我成长的掌控
坚持运动、阅读、写作或者其他的兴趣爱好,看起来似乎只是每天重复的干一件好像没什么收益的事情。
然而这种努力向上的精气神,磨练心性,给予心灵和身体以充实和健康,让我们自由掌控时间。
一直很赞同一句话:越自律越自由。
努力和自律的意义,在于对自我成长的掌控。
这种掌控在积累了足够多的优势和资源后,将给予我们成为上位者的更多可能性,由此获得自由的空间。

04 结语
我们人生努力的一切意义,就是成为上位者,给生活舒服、富足,给心灵自由、丰盈。
如此境界,则人生足矣。
作者简介:卷耳菁菁,喜欢悦读写作,欢迎各位友友关注、点赞、评论、转发,长按【点赞】按钮支持鼓励哦。
人生格言:一盏清茶,一缕书香,品人生韵味,享温暖纯良。